从江汉平原的生态养殖基地到全球餐桌的品质之选,从手工作坊的坚守到智能化生产的革新,湖北老字号九珠蛋业携70年沉淀,正以“科技焕新+文化赋能+责任担当”的三重力量,重塑中国高端蛋品市场格局。作为湖北蛋品出口的样板企业、全国较早完成无铅工艺改造的行业先行者之一,这家拥有半个多世纪发展史的国企改制企业,如今正以“湖北老字号·科技焕新品”为定位,在健康消费浪潮中书写着传统品牌的新生故事。
追溯九珠的发展脉络,是一部与中国蛋品行业同频共振的奋斗史。20世纪50年代,九珠蛋业的前身在江汉平原应运而生,从最初的民企合作制、小作坊模式,到公私联营的转型,再到2000年国企改制后的市场化深耕,企业始终坚守“品质为本”的初心。80年代末90年代初,当国内蛋品行业仍普遍采用有铅工艺时,九珠率先启动技术攻关,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蛋品出口企业之一,其产品凭借稳定的品质远销海外,出口量一度占据湖北全省的70%,并成功拿下美国FDA注册号,为“出口级品质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在江汉平原的腹地,彭场与沙湖的生态画卷,孕育了九珠蛋品的天然优势。这里水资源丰富、水草丰美,是散养麻鸭的理想家园。九珠坚持“蛋源可控”的原则,不仅拥有10万只规模的蛋鸭养殖基地,还通过定点农户合作模式保障原料供应,精选体态健硕的麻鸭所产鲜蛋,从源头把控品质。为了锁住蛋品的原生风味,九珠传承松花蛋地窖工艺,2米深的地窖可容纳5000斤鲜蛋,在恒定温度下经过一个月的自然发酵,成就了溏心细腻、回味悠长的独特口感;咸鸭蛋则沿用古法工艺,低盐少油的配方既保留了咸香醇厚的风味,又契合了当代健康饮食趋势。
传统工艺的坚守,更需科技创新的赋能。近年来,九珠蛋业投资400万元引入智能一体化生产线,建成透明车间与全程可追溯体系,实现了从蛋源筛选、加工生产到冷链配送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。企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,共建博士后食品产业基地,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研发资金,不断推陈出新——2019年成功研发皮蛋丁产品;“九珠贡宝”双黄皮蛋作为企业自主研发的特有品类,成为高端礼品市场的热门之选。无泥、无水洗的生产标准,45天的科学发酵周期,让九珠蛋品在“安全、健康、营养”三大维度形成核心竞争力,也构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竞争壁垒。
如今的九珠蛋业,已构建起覆盖松花皮蛋、红黄咸蛋、真空熟咸蛋、双黄蛋礼盒等全系列的产品矩阵,凭借过硬的品质成功进驻大润发、华联、盒马等主流商超,同时与中粮、华润、首农、老乡鸡等大型企业达成长期合作。在渠道布局上,九珠形成了团购、电商、贴牌多线并进的格局,2025年端午节订单量大幅增长,电商渠道增速近10%,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。而“10万只蛋鸭基地+智能生产线+冷链配送”的全产业链布局,更让企业在供应链稳定性上形成独特优势,为市场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作为湖北老字号、湖北省著名商标,九珠蛋业从未止步于产品本身的打磨,更在品牌内涵与社会责任的深耕中塑造差异化形象。在社会责任层面,九珠坚持“助农收蛋”的合作模式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,同时积极开展乡村学校捐赠等公益活动,湖北九珠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鹏程表示将每年资助仙桃中学学生,为他们的筑梦之路添砖加瓦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责任企业”的担当,塑造起“行业先行者+责任企业”的双重形象。
面向未来,九珠蛋业锚定“高端蛋品领军品牌”的目标,以“品质焕新+渠道深耕+品牌升级”为核心,聚焦家庭消费、礼品市场、餐饮渠道、海外拓展四大赛道,全力推进全球化布局,力争实现年产1.5亿目标。依托70年出口级品质背书、华中农大技术支撑、健康配方三大核心优势,企业正朝着“销量增长+品牌溢价+渠道扩容”的三维目标稳步迈进。
在消费升级的今天,消费者对蛋品的需求早已超越“饱腹”的基本诉求,转向健康、安全、高品质与文化内涵的多重追求。九珠蛋业的焕新之路,不仅为老字号品牌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,更让中国蛋品行业看到了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巨大前景。未来,这家承载着湖北蛋品行业荣耀的老字号,必将以更优质的产品、更深厚的文化、更广泛的影响力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,续写九州共赏的蛋品新篇章。